01
老乡鸡正面“硬刚”预制菜
4月8日,快餐巨头老乡鸡主动“刀”自己!
事情源于3·15曝光的槽头肉、梅菜扣肉等事件,让食品安全成为公众讨论焦点的同时,也将遍布全国的老乡鸡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质疑:作为全国中式快餐第一品牌,在全国拥有1000家以上连锁门店的老乡鸡,是不是也在大量使用预制菜?
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,以老乡鸡这样的市场体量,没有预制菜的加持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市场上90%以上的快餐连锁无论中西都逃不掉预制菜的渗透。
原本以为老乡鸡会在这波舆论中选择回避,没想到老乡鸡不仅毫不避讳预制菜争议,而且第一个站出来直面“硬刚”预制菜,承认自己并不是100%现做,请消费者谨慎选择。
4月8日老乡鸡在致消费者的公开信中,第一次公开了菜品加工方式分类:餐厅现做70.6%,半预制27.7%,复热预制1.7%。
还发布了一份《老乡鸡菜品溯源报告》,总计677页20万字,覆盖老乡鸡当前1218家餐厅共计226个SKU、873种原料以及305家供应商。
报告中细化到每道菜品的配料、食材供应商明细、操作工艺等菜品制作涉及到的所有环节,甚至还把202家供应商的联系方式都公开了!
这份20万字的报告一经推出,老乡鸡瞬间成为业内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,不仅很多业内人士纷纷点赞,连之前存在质疑的网友也开始力挺:
“认真看了几十页,因为你们太认真,我觉得问题不大,选择直接下单了”
“哇,这次真的惊了,做餐饮的敢这么透明公开的,你们也是很有勇气!”
“这个真的太牛了,看到最后竟然感动得要流眼泪。这次公布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公开,还是对全行业的公开。希望老乡鸡永远走在前面。”
02
预制菜,成当今餐厅最大的“黑料”
对于当今的餐厅而言,最具爆炸性的“黑料”,不是餐盘里偶尔吃出来的各种不明物体,而是被揭发使用预制菜。
如果说“6000元一桌的婚宴里七成竟是预制菜”的新闻拉开了消费者对于商家使用预制菜“是否要有知情权”的序幕,“预制菜进校园”则彻底将预制菜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预制菜深陷漩涡之中,一批餐饮企业也成为众矢之的。消费者一旦发现餐厅使用预制菜,立马开喷“黑心商家”,而被爆出用预制菜的商家,会立刻启动紧急公关,仿佛是什么天大的黑料。
而与预制菜“周旋”许久的网友,还在网上激情分享各种甄别预制菜的小妙招:
商场连锁店得首先排除,不能用明火,也不可能现场宰杀,多半是中央厨房预制再统一配送。
厨房面积太小的也不行,估计只能放得下蒸烤一体机,遮得严严实实,还听不到颠勺的声音,大家都懂里面在偷偷摸摸干什么。
专卖小碗菜的容易踩雷,盖饭店可能只有米是新鲜的。
还有各种高汤、炖肉、蒸菜、宫保鸡丁、鱼香肉丝等等都是预制菜的热门品类,直接回避。
然而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”,不少商家的“反侦查”能力也在日益提升。
有人分享说,菜里有新鲜葱姜蒜的这些不是预制菜,但是知情人士告诉你:可能你点的那份外卖里,只有葱花是刚撒上去的。
还有人说,备注看辣度能不能选择,而商家给出的理由可能是:会影响口感,不能接受的话可以取消订单。
于是有更极端的消费者,直接断定外卖和餐厅全是预制菜,转身奔赴路边摊:“脏就脏点,至少不是科技狠活。
而在网上关于老乡鸡有没有使用预制菜的讨论,也一直没有停止过,甚至有网友直接在社交平台称“老乡鸡是预制菜,不要再吃了”。
官方号立刻出现在评论区:“宝,后厨的锅铲都抡冒烟了,可以放心哈。”
而另外一边,“不用预制菜”,成了另一些餐厅的招牌和噱头,似乎用这种方式来彰显厨师们的骨气,也成功吸引了一批喜爱锅气的拥趸者。
预制菜之于餐饮,可谓“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”,而在这场消费者与预制菜的极限拉扯中,有一个核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:明确规范预制菜的标准,同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。
有部分省市的消保委曾做过一次调查,数据显示65.6%的消费者认为饭店使用预制菜时应当提前告知,大家不愿意花“米其林的钱”去吃一桌子预制菜。
消费者去线下餐馆花钱点菜,有权知道餐厅的出品是否为预制菜、是哪种预制菜。但现实是,鲜少有餐馆会主动公示相关的信息,消费者“被蒙在鼓里”,难免惴惴不安。
2024年3月21日,市场监管总局、教育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并解读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,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,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围;提高预制菜的“门槛”,规定不添加防腐剂、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;此外,大力推广餐饮环节明示、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。
新规出台,对于餐饮企业来说,是一件好事。顾客对于“什么是预制菜什么不是”有了更为详尽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。
而此次老乡鸡主动“揭发”自己,也是顺应了这种趋势,公开菜品溯源、中央厨房食材溯源和供应商食材溯源,将自己的“家底儿”明明白白展示在大众面前,尊重了消费者的“知情权和选择权”,老乡鸡的这个做法可谓壮举,也势必在整个餐饮界和食材供应领域掀起一场风潮。
03
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,敢于直面才有出路
这种对于“家丑”的自黑,对于老乡鸡来说并不是第一次。
此前,它以每月一次的节奏公布了34篇“自曝家丑”的文章,文中都是老乡鸡门店自纠自查的食安问题,从食材过期、厨房卫生,到菜品吃出异物等食安隐患,每个问题都明确地标注出了餐厅地点、发生时间、问题描述、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,图文并茂,事无巨细,全都公开通报。
这套“自查自纠自曝”机制,不但没有把顾客“吓跑”,反倒纷纷称其为“良心企业”、“餐饮业学习标杆”……
这次,老乡鸡将矛头对准了预制菜。
老乡鸡这次的菜品溯源报告,堪称餐饮业信息公开的天花板,作为国内中餐连锁的龙头,老乡鸡选择坦诚沟通,带头进入餐饮透明时代。
这份坦率和勇气,反而更大程度地赢得了消费者信任。
这样的公开打消顾客对于连锁餐厅预制菜的担忧,不仅没有让老乡鸡“掉粉”,反而圈了一大波好感。用共情和真诚打动消费者,真正俯身倾听消费者的声音,最后实现“双向奔赴”也是情理之中。
最近两年来,“预制菜”一直被视作洪水猛兽,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,干脆全部抵制;餐饮企业担心顾客不接受,总是闪烁其辞,不敢正面应对;上游的食材企业更是左右为难,不知道该走向何方。
于是在这种互不信任中,舆论对预制菜的误解越来越深,预制菜也被越描越黑。而从背后的深层原因来看,消费者抵制的不是预制菜本身,而是被忽视的“知情权”。
正如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朴实的表述道:餐饮人需要放平心态,回过身来,扎扎实实地贴近消费者,把事情做得更深、更透、更出色,把消费者服务得更好,让每一份菜品都干净、安全,这应该是餐饮的底线要求。